中央财政将增发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尾部附相关个股

中央财政将增发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尾部附相关个股

发布:2023年 10月 25日分类:内部资料
总浏览量: 58
发布:2023年 10月 25日
总浏览量: 58

文章目录: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了上述安排。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据财政部介绍,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国债发行任务;做好预算下达工作,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国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中央财政将增发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尾部附相关个股

增发2023年国债目的何在?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理?

一、为何增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必要之举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同时,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这些重点工作离不开“真金白银”的保障。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年初预算已经安排了相关常规救灾和防灾减灾资金,但难以满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需要。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刘怡看来,叠加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障“三保”支出等因素,地方通过自有财力大幅增加相关领域资金安排的余地较小。

 

“增发2023年国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从国际上看,不少国家也会在年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预算调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说,根据今年我国的灾情,中央财政增发国债、调整预算,是务实之举,体现了财政加力保障重点支出的导向。

 

二、如何使用:增发国债将于四季度发行资金全部安排给地方

 

据了解,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财政承受能力,中央财政将于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并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给地方。其中,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中央财政增发国债,但具体资金使用全部都在地方,这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了债务结构。”石英华说。

 

资金使用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此次资金使用安排跨越今明两年,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资金使用方向兼顾了当下和长远,在支持灾后恢复重建、保障民生的同时,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长期能力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石英华说。

 

此次增发的国债将在今年四季度发行。“我们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目前,财政部已对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作出调整,为增发国债留出空间。”这位负责人说。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项目审核把关,尽快将资金落到具体项目。财政部还将及时下达国债项目预算,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也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态势。”刘怡说。

 

三、怎样管理:中央预算相应调整 增发国债资金纳入直达机制

 

在增发国债之后,2023年中央预算也作出相应调整。

 

据了解,2023年中央本级支出不变,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年初预算增加5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相应增加5000亿元,支出增幅由5.2%提高至7.4%。

 

与此同时,财政赤字也相应增加。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00亿元提高至488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00亿元增加到41600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近年来,中国政府负债率低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刘怡看来,当前我国政府具有增发国债的空间,此次增发后风险整体可控。

 

四、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好用好?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支出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测,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我们还将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盯紧盯牢国债资金使用,严查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这位负责人说。

 

来源丨新华社


发行国债是利好利空?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一种债券,其安全性极高,到期还本付息,国家发行国债对股市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发行国债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市场上的投资者购买,从而会分流股市上的资金,随着股市上的资金流出,股市会下跌,是一种利空。

同时,根据国债所融资的用途不同,对股市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如果国家发行国债所融资到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刺激消费,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费类型的个股上涨,对它们来说是一种利好;如果国债所融资的资金,纯粹是为了弥补政府的财政开支,则对股市来说,是一种利空。

当然,国债对股市的影响十分有限,投资者在判断个股当时的走势时,还需结合其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资金使用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wdt_ID 救灾相关股票 价格 涨跌幅  功能 相关性 
1 国统股份(002205) 10,63 0.38% 关联原因 40%
2 纳川股份(300198) 2,57 1.59% 关联原因 28%
3 华特达因(000915) 29,50 0.72% 关联原因 24%
4 申达股份(600626) 3,45 2.99% 关联原因 24%
5 鲁抗医药(600789) 6,52 2.03% 关联原因 23%
6 伟星新材(002372) 15,68 0.32% 关联原因 17%
7 青龙管业(002457) 8,74 5.05% 关联原因 17%
8 山推股份(000680) 4,76 0.63% 关联原因 16%
9 利欧股份(002131) 2,08 2.47% 关联原因 13%
10 沈阳化工(000698) 3,94 3.96% 关联原因 10%
救灾相关股票 价格 涨跌幅  功能 相关性 

考虑到已经进入四季度,本次特别国债的整体效果有望在明年显现,为完成明年经济工作任务创造良好条件。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了上述安排。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据财政部介绍,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国债发行任务;做好预算下达工作,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国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中央财政将增发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尾部附相关个股

增发2023年国债目的何在?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理?

一、为何增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必要之举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同时,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这些重点工作离不开“真金白银”的保障。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年初预算已经安排了相关常规救灾和防灾减灾资金,但难以满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需要。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刘怡看来,叠加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障“三保”支出等因素,地方通过自有财力大幅增加相关领域资金安排的余地较小。

 

“增发2023年国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从国际上看,不少国家也会在年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预算调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说,根据今年我国的灾情,中央财政增发国债、调整预算,是务实之举,体现了财政加力保障重点支出的导向。

 

二、如何使用:增发国债将于四季度发行资金全部安排给地方

 

据了解,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财政承受能力,中央财政将于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并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给地方。其中,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中央财政增发国债,但具体资金使用全部都在地方,这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了债务结构。”石英华说。

 

资金使用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此次资金使用安排跨越今明两年,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资金使用方向兼顾了当下和长远,在支持灾后恢复重建、保障民生的同时,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长期能力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石英华说。

 

此次增发的国债将在今年四季度发行。“我们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目前,财政部已对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作出调整,为增发国债留出空间。”这位负责人说。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项目审核把关,尽快将资金落到具体项目。财政部还将及时下达国债项目预算,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也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态势。”刘怡说。

 

三、怎样管理:中央预算相应调整 增发国债资金纳入直达机制

 

在增发国债之后,2023年中央预算也作出相应调整。

 

据了解,2023年中央本级支出不变,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年初预算增加5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相应增加5000亿元,支出增幅由5.2%提高至7.4%。

 

与此同时,财政赤字也相应增加。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00亿元提高至488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00亿元增加到41600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近年来,中国政府负债率低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刘怡看来,当前我国政府具有增发国债的空间,此次增发后风险整体可控。

 

四、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好用好?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支出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测,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我们还将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盯紧盯牢国债资金使用,严查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这位负责人说。

 

来源丨新华社


发行国债是利好利空?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一种债券,其安全性极高,到期还本付息,国家发行国债对股市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发行国债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市场上的投资者购买,从而会分流股市上的资金,随着股市上的资金流出,股市会下跌,是一种利空。

同时,根据国债所融资的用途不同,对股市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如果国家发行国债所融资到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刺激消费,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费类型的个股上涨,对它们来说是一种利好;如果国债所融资的资金,纯粹是为了弥补政府的财政开支,则对股市来说,是一种利空。

当然,国债对股市的影响十分有限,投资者在判断个股当时的走势时,还需结合其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资金使用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wdt_ID 救灾相关股票 价格 涨跌幅  功能 相关性 
1 国统股份(002205) 10,63 0.38% 关联原因 40%
2 纳川股份(300198) 2,57 1.59% 关联原因 28%
3 华特达因(000915) 29,50 0.72% 关联原因 24%
4 申达股份(600626) 3,45 2.99% 关联原因 24%
5 鲁抗医药(600789) 6,52 2.03% 关联原因 23%
6 伟星新材(002372) 15,68 0.32% 关联原因 17%
7 青龙管业(002457) 8,74 5.05% 关联原因 17%
8 山推股份(000680) 4,76 0.63% 关联原因 16%
9 利欧股份(002131) 2,08 2.47% 关联原因 13%
10 沈阳化工(000698) 3,94 3.96% 关联原因 10%
救灾相关股票 价格 涨跌幅  功能 相关性 

考虑到已经进入四季度,本次特别国债的整体效果有望在明年显现,为完成明年经济工作任务创造良好条件。

分享此故事,选择您的平台!

微信 支付宝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且希望获取更多价值内容,欢迎打赏!

中央财政将增发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尾部附相关个股

中央财政将增发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尾部附相关个股

发布:2023年 10月 25日分类:内部资料
总浏览量: 58
发布:2023年 10月 25日
总浏览量: 58

文章目录: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了上述安排。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据财政部介绍,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国债发行任务;做好预算下达工作,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国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中央财政将增发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尾部附相关个股

增发2023年国债目的何在?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理?

一、为何增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必要之举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同时,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这些重点工作离不开“真金白银”的保障。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年初预算已经安排了相关常规救灾和防灾减灾资金,但难以满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需要。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刘怡看来,叠加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障“三保”支出等因素,地方通过自有财力大幅增加相关领域资金安排的余地较小。

 

“增发2023年国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从国际上看,不少国家也会在年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预算调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说,根据今年我国的灾情,中央财政增发国债、调整预算,是务实之举,体现了财政加力保障重点支出的导向。

 

二、如何使用:增发国债将于四季度发行资金全部安排给地方

 

据了解,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财政承受能力,中央财政将于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并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给地方。其中,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中央财政增发国债,但具体资金使用全部都在地方,这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了债务结构。”石英华说。

 

资金使用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此次资金使用安排跨越今明两年,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资金使用方向兼顾了当下和长远,在支持灾后恢复重建、保障民生的同时,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长期能力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石英华说。

 

此次增发的国债将在今年四季度发行。“我们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目前,财政部已对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作出调整,为增发国债留出空间。”这位负责人说。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项目审核把关,尽快将资金落到具体项目。财政部还将及时下达国债项目预算,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也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态势。”刘怡说。

 

三、怎样管理:中央预算相应调整 增发国债资金纳入直达机制

 

在增发国债之后,2023年中央预算也作出相应调整。

 

据了解,2023年中央本级支出不变,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年初预算增加5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相应增加5000亿元,支出增幅由5.2%提高至7.4%。

 

与此同时,财政赤字也相应增加。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00亿元提高至488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00亿元增加到41600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近年来,中国政府负债率低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刘怡看来,当前我国政府具有增发国债的空间,此次增发后风险整体可控。

 

四、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好用好?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支出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测,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我们还将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盯紧盯牢国债资金使用,严查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这位负责人说。

 

来源丨新华社


发行国债是利好利空?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一种债券,其安全性极高,到期还本付息,国家发行国债对股市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发行国债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市场上的投资者购买,从而会分流股市上的资金,随着股市上的资金流出,股市会下跌,是一种利空。

同时,根据国债所融资的用途不同,对股市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如果国家发行国债所融资到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刺激消费,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费类型的个股上涨,对它们来说是一种利好;如果国债所融资的资金,纯粹是为了弥补政府的财政开支,则对股市来说,是一种利空。

当然,国债对股市的影响十分有限,投资者在判断个股当时的走势时,还需结合其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资金使用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wdt_ID 救灾相关股票 价格 涨跌幅  功能 相关性 
1 国统股份(002205) 10,63 0.38% 关联原因 40%
2 纳川股份(300198) 2,57 1.59% 关联原因 28%
3 华特达因(000915) 29,50 0.72% 关联原因 24%
4 申达股份(600626) 3,45 2.99% 关联原因 24%
5 鲁抗医药(600789) 6,52 2.03% 关联原因 23%
6 伟星新材(002372) 15,68 0.32% 关联原因 17%
7 青龙管业(002457) 8,74 5.05% 关联原因 17%
8 山推股份(000680) 4,76 0.63% 关联原因 16%
9 利欧股份(002131) 2,08 2.47% 关联原因 13%
10 沈阳化工(000698) 3,94 3.96% 关联原因 10%
救灾相关股票 价格 涨跌幅  功能 相关性 

考虑到已经进入四季度,本次特别国债的整体效果有望在明年显现,为完成明年经济工作任务创造良好条件。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了上述安排。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据财政部介绍,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国债发行任务;做好预算下达工作,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国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中央财政将增发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尾部附相关个股

增发2023年国债目的何在?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理?

一、为何增发: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必要之举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同时,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这些重点工作离不开“真金白银”的保障。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年初预算已经安排了相关常规救灾和防灾减灾资金,但难以满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需要。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刘怡看来,叠加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障“三保”支出等因素,地方通过自有财力大幅增加相关领域资金安排的余地较小。

 

“增发2023年国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有关工作落实,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从国际上看,不少国家也会在年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预算调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华说,根据今年我国的灾情,中央财政增发国债、调整预算,是务实之举,体现了财政加力保障重点支出的导向。

 

二、如何使用:增发国债将于四季度发行资金全部安排给地方

 

据了解,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并统筹财政承受能力,中央财政将于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并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给地方。其中,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中央财政增发国债,但具体资金使用全部都在地方,这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了债务结构。”石英华说。

 

资金使用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此次资金使用安排跨越今明两年,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资金使用方向兼顾了当下和长远,在支持灾后恢复重建、保障民生的同时,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长期能力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石英华说。

 

此次增发的国债将在今年四季度发行。“我们将及时启动国债发行工作。目前,财政部已对四季度国债发行计划作出调整,为增发国债留出空间。”这位负责人说。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项目审核把关,尽快将资金落到具体项目。财政部还将及时下达国债项目预算,推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也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态势。”刘怡说。

 

三、怎样管理:中央预算相应调整 增发国债资金纳入直达机制

 

在增发国债之后,2023年中央预算也作出相应调整。

 

据了解,2023年中央本级支出不变,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年初预算增加5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相应增加5000亿元,支出增幅由5.2%提高至7.4%。

 

与此同时,财政赤字也相应增加。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00亿元提高至488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00亿元增加到41600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近年来,中国政府负债率低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刘怡看来,当前我国政府具有增发国债的空间,此次增发后风险整体可控。

 

四、万亿元的国债资金,如何管好用好?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支出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测,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

 

“我们还将组织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盯紧盯牢国债资金使用,严查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这位负责人说。

 

来源丨新华社


发行国债是利好利空?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向社会公众发行的一种债券,其安全性极高,到期还本付息,国家发行国债对股市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发行国债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市场上的投资者购买,从而会分流股市上的资金,随着股市上的资金流出,股市会下跌,是一种利空。

同时,根据国债所融资的用途不同,对股市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如果国家发行国债所融资到的资金,用于经济建设、刺激消费,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费类型的个股上涨,对它们来说是一种利好;如果国债所融资的资金,纯粹是为了弥补政府的财政开支,则对股市来说,是一种利空。

当然,国债对股市的影响十分有限,投资者在判断个股当时的走势时,还需结合其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资金使用方面,据财政部介绍,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wdt_ID 救灾相关股票 价格 涨跌幅  功能 相关性 
1 国统股份(002205) 10,63 0.38% 关联原因 40%
2 纳川股份(300198) 2,57 1.59% 关联原因 28%
3 华特达因(000915) 29,50 0.72% 关联原因 24%
4 申达股份(600626) 3,45 2.99% 关联原因 24%
5 鲁抗医药(600789) 6,52 2.03% 关联原因 23%
6 伟星新材(002372) 15,68 0.32% 关联原因 17%
7 青龙管业(002457) 8,74 5.05% 关联原因 17%
8 山推股份(000680) 4,76 0.63% 关联原因 16%
9 利欧股份(002131) 2,08 2.47% 关联原因 13%
10 沈阳化工(000698) 3,94 3.96% 关联原因 10%
救灾相关股票 价格 涨跌幅  功能 相关性 

考虑到已经进入四季度,本次特别国债的整体效果有望在明年显现,为完成明年经济工作任务创造良好条件。

分享此故事,选择您的平台!

微信 支付宝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且希望获取更多价值内容,欢迎打赏!

siwuranlh